化工学院简介

学院简介

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化工学院始设立于1995年,历经多年发展,现已成为区域化工人才培养高地。2001年学校升格高职院校后,学院以产教融合为引擎,以高质量就业为导向,构建起教学实训就业全链条育人体系。通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、重构模块化课程体系、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、建设现代化实训基地,办学实力实现跨越式提升,累计为社会输送专业技术人才6000余名。目前,化工学院设有分析检验技术、环境监测技术、应用化工技术三个专业其中,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既是国家骨干专业之列,也是甘肃省特色专业,同时,被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优先确定申报首批本科层次办学的专业;以这三个专业为主体构建的化工专业群,学校重点建设的六大专业群之一,专业优势突出,发展前景广阔。

师资队伍

学院现有教职工48人,其中专职教师29人,校内兼职教师19人,聘请校外兼职教师12人。师资队伍中“双师型”教师23人,占比达47.9%。现有教授6人,副教授10人,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.3%;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人,硕士学位教师29人,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66.7%。师资队伍中包含陇原英才1人,引进高层次人才1人。学院已形成一支以高学历、双师型为特色,职称结构合理,年龄梯次科学的专业化教学团队,其中,分析检验技术专业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。

科研项目

近年来,学院教师累计发表各类论文逾400篇,其中发表于核心期刊的论文达50余篇。此外,教师团队承担省级及市级科研项目共计40余项,主编和参编教材20余部,成功申报专利30余项。在科研领域,学院教师荣获省级及市级科研奖励共计8次。同时,建设教学资源库2,开设校级精品课程3门。

实验室建设

学院实验实训体系完善,建有功能齐全的现代化实验教学中心,现拥有仪器分析、有机化学、无机化学、分析化学、工业分析、精密天平、原子光谱、气相色谱、液相色谱、环境监测、化工单元操作、水处理单元、化工仿真实训室等30余间专业实训室,配备气相色谱—质谱联用仪、高效液相色谱仪、原子吸收光谱仪、原子荧光光谱仪、气相色谱仪、离子色谱仪、原子发射光谱仪、紫外分光光度计、精密电子天平、化工仿真软件、化工单元操作实训装置等先进仪器设备,构建了总值超2000万元的实验教学平台,可同时提供800余个实训工位。实验教学中心还配备智能中控系统、虚拟仿真实训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设施,实现教学过程的智能化管控。

产教融合与就业

化工学院专业针对性强,就业辐射面广,毕业生主要面向石油、化工、冶金、建材、环保、海关、质检、食品加工、轻工、药检、防疫、环保等部门的检测、操控、研发与管理工作。在产教融合方面,学院创新构建“五位一体”校企协同育人模式。与中核四0四有限公司、恒申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等20余家行业企业共建实训就业基地,形成“教学实训+技能培训+职业认证+就业创业”一体化培养体系。企业全程参与课程设计、教学实施和质量评价,形成独具特色的“校企双主体”育人机制。通过专业教学实习与企业生产深度融合,依托20余家校企合作单位建立就业服务网络,实现毕业生优质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98%以上。

学院紧扣国家“十四五”产业发展规划,立足“技能甘肃”战略定位,积极着力构建产教融合共同体,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、强化校企协同创新,力争建成特色鲜明、省内领先、行业知名的化工人才培养高地,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



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化工学院  

地址: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花牛镇廿里铺街18号